点击注册
点击注册
.

旧时有的也只是从下游溯江而上的鲤鱼和白鲢等


发布日期:2024-04-08 03:27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
  按理,我们这里既非水乡也不靠海,谈不上渔事,但摸鱼捉虾还是有的。

元代诗人柳贯写浦江十景之一《潮溪夜渔》中有两句“蛟龙未解乘云气,鱼鳖安能避泽梁”,讲的就是这事。

传说古时浦阳江改道之前,海潮溯江而上能直抵现在的黄宅,因而这一带鱼肥虾美,当地村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兼顾捕鱼,有时甚至会举着火把在晚上捕捞。

下潮溪和下于市(“夜鱼市”的谐音)即源于此,与当年这里曾经的盛况分不开,地名明显带有过去的痕迹。

  浦江七山二水一分田,水域面积不大,而且基本在浦阳江、壶源江流经的地方,但两条江山溪特征明显,水浅滩多,深水窝少,旧时有的也只是从下游溯江而上的鲤鱼和白鲢等,所以渔业资源并不丰富,村民有时会用网捕罾兜。

陆地上的池塘、山塘以灌溉为主,偶尔放养也以白鲢、草鱼、青鱼居多。

反贪会在此案中逮捕了3人,其中一人是公务员,以协助调查索贿和收贿行为。

浦江民间对钓鱼并无禁忌,但只允许钓鲫鱼等杂鱼,大的“鱼种”不在可钓之列,钓上来也要放回去。

在钟村、石斛桥那边盛产一种毛蟹,又称“马蹄蟹”,肉多味美,被人视为淡水中的珍品。

  与一般鱼类相比,浦江甲鱼的出产不少。

甲鱼俗称鳖,一般的溪、坑、沟、塘都适合其繁殖生长,据说解放初期在檀溪洪山附近的壶源江里,鳖的数量众多,能用菜篮整篮子装,全都是野生的。

后来人们对鳖的营养价值有了认识,捕捞渐渐多起来,民间捉鳖高手应运而生,徒手抓鳖令人叹为观止。

捉鳖者先在塘面拍水,使鳖受到惊吓潜于水下淤泥中,这时水面上常会冒出泡泡,有经验的捉鳖高手便按图索骥迅速潜入水中将泥里的鳖捉住。

冬季霜降之后,溪水中的鳖要钻进泥沙中冬眠,其在沙滩中爬过后留下痕迹,暴露了行踪。

叉鳖者就沿着它爬过的地方,用铁制的双股或单股渔叉直接戳鳖,往往多有斩获。

小时候,明堂里的小伙伴则喜欢用半生不熟的猪肝作诱饵,将其穿于鳖钩上,然后放置于鳖有可能出没的池塘溪边,一次放置数量二三十个,广种薄收,每回似乎都不空手。

  如果是黄鳝,除了手抓钳夹之外,钓也是一种。

我读小学时,星期天在原齿轮厂门口的稻田边就见到过一回,至今对那厂里的工人师傅钓黄鳝的技艺啧啧称赏。

工具很简单,就一有弹性的竹片,鳝钩上穿上活蹦乱跳的蚯蚓。

随后,那师傅小心地将它伸进黄鳝洞口上下提溜,一会儿的功夫他的手上大概有感觉了,就缓缓提上来,果然是一条粗壮的黄鳝。

如此反复,居然钓上来好多条,真是神了!我们一群孩子笑嘻嘻围着看,佩服得不得了,很是舍不得走。

  现在,本土出产的野生甲鱼和黄鳝已经越来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成规模的水产养殖,完全商品化了,味道自然大不如从前。